科技巨头微软昨日举办 Microsoft Build 开发者大会,本场大会的亮点即是 Windows Copilot,一个生成式聊天 AI 助理,陪伴你使用所有程式。AI 大模型带来的革命浪潮,已经从单点技术,快速蔓延到全球软体生态。Copilot副驾驶加速,全球用户需要坐稳了。前情提要:ChatGPT70种外挂、网页浏览终于来了!OpenAI:Plus用户下周体验新功能背景补充:用嘴巴写程式!GitHub携手OpenAI推出智能程式码助手Copilot
本文目录
只需要两个简单的字母即可准确传达今年技术领域的重大转变:A和I。2023年5月23至5月25日的微软年度开发者大会Build,承包了接下来一整年AI行业的发展主题。与OpenAI联手后,微软对全业务的AI再造已然成为全行业的风向标:推出接入GPT4的搜索引擎New Bing,应用于Office、协作软体Teams以及其他商业应用的AI助手平台Copilot。
在今年的Build大会上,微软再度抛出王炸,推出了涵盖软体应用和云服务的 AI 全家桶其中,Copilot和超过50个新外挂,是大会的绝对主角。作为连接自然语言和编程语言之间的桥梁,Copilot被认为是AI时代辅助用户调用 AI 能力的重要组件。
今年大会上,Copilot从过去的Microsoft 365和Github,延展到了Windows、数据库上。而作为模型能力的载体,外挂则构成了基于AI模型的应用生态。今年Build的开幕伴随着Bing和ChatGPT外挂生态的全面共享。
此外,延续2022年的Build大会,微软将少程式码/无程式码贯彻得更为彻底 一套针对AI应用开发的Azure服务生态正在建立。
Copilot全面改造Windows,用户可无程式码调用App两月前,AI助手Copilot接入Office 365震撼了全行业,如今微软再添一把火将Copilot嵌入Windows,让Windows成为全球第一个集成AI服务的PC系统。
简单而言,提问即可解决一切用户可在Copilot交互界面中输入指令,Windows Copilot即可自动调用系统中的所有应用程式,将寻找、启用、跨应用的流程和时间大幅简化和压缩。
用Windows Copilot 连接 AppWindows当前仍牢牢占据PC系统的霸主地位。即使到了2022年1月,每月仍有14亿台活跃设备运行Windows 10和11,占据全球超过70的操作系统市场。
因此,将Copilot接入Windows,取代原来用点击交互即程式码调用应用程式,意味着用户交互方式和软体重构正式开始。
微软AI技术长兼副总裁Kevin Scott表示,很难想象现在有哪个软体不能联网,在未来,Copilot也将和互联网一样重要。
微软正在为开发者提供构建Copilot所需的一切工具,他表示。在未来几年,Copilot将成为对所有软体生产的标配。
目前,Windows Copilot集成了Bing Chat和其他第一方、第三方外挂。今年6月,Windows Copilot预览版将于在Windows 11中上线。
在ChatGPT上重建Bing,50外挂已接入自ChatGPT发布后,最大的AI改革首先发生在了搜索上今年2月,微软就宣布基于ChatGPT推出了全新搜索引擎的Bing和Edge浏览器。
现在,微软计划彻底打通Bing和ChatGPT之间的生态壁垒,从而构建更为开放的外挂生态。
一方面,微软宣布New Bing将采用与ChatGPT同样的开放外挂标准,从而实现外挂跨ChatGPT的互用性,以及微软Copilot产品的广度。
与ChatGPT的对话过程中,用户可对问题进行实时查询,ChatGPT会提供具有时效性的回答,并且标出回答的来源链接,用户可通过链接对Bing网页进行访问。
接入Bing Chat的ChatGPT再比如,共享ChatGPT的外挂生态后,当用户在Bing中进行讯息查询时,可自动调取相应的外挂服务。如启用房地产服务商Zillow的外挂后,用户在Bing中搜索芝加哥的房子,就可以自动拨通Zillow的电话进一步谘询。
Bing集成了ChatGPT的外挂功能Bing正在不断扩充可支持的外挂种类。目前,微软已为客户提供了超过50个外挂,包括此前网上订餐平台OpenTable 、计算知识引擎Wolfram Alpha等。微软还向大家预告,未来Bing支持的外挂将扩充到数千个。
另一方面,Bing将作为默认搜索引擎,嵌入到ChatGPT中。
ChatGPT是当下增长最快的AI应用。这意味着,此后大量用户通过ChatGPT就可以访问网络,解决了ChatGPT原有数据库的时效性问题。从5月23日起,ChatGPT Plus订阅者可以直接在体验联网后的ChatGPT,普通用户则可以通过启用Bing外挂的方式体验同样的服务。

随着AI时代的到来,Microsoft Store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它不仅是一个下载应用程式或游戏的地方,而是重要的AI原生应用服务提供方帮助客户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和发现新内容。为此,Microsoft Store推出了AI生成关键词和AI生成评论摘要两项功能。与此同时,Microsoft Store上线了专门的AI应用板块,为客户提供一系列AI服务。例如,客户能够使用Descript、Krisp 和 Podcastle等应用生成、编辑视频和音频,使用Kickresume生成简历。
Microsoft Store中的AI商店Copilot Stack上线,人人都能创建Copilot你必须记住一点,模型不是你的产品,除非你本身就是一家基础设施公司就像模型本身只是支持产品的基础,其本身什么都不是一样。会上,微软CTO Kevin Scott将模型视作颠覆性应用程式的土壤,与传统软体开发的起点不同,以AI能力为基座的开发平台,能够将创意落地的门槛大幅降低。
Copilot Stack为此,微软推出了AI开发平台Copilot Stack,辅助开发者开发个性化Copilot。Copilot Stack将Copilot开发流程简化成三步:
选择模型基座,比如通过Azure OpenAI服务调用GPT4;组合AI能力。在这一环节中,开发者需要提供一个元提示metaprompt,即对Copilot功能和操作法方式的基本描述;访问外挂能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服务。AI 开放平台能够让 Copilot 和外挂具有可扩展性。开发者可通过Copilot Stack扩充Copilot的生态。与此同时,开发人员可通过Microsoft Teams Toolkit for Visual Studio Code 和 Visual Studio 创建新外挂。
为了提高开发效率,微软还在 Windows 11 中推出了开发工具平台Dev Home,用于简化开发人员的工作流程。此外,微软正在研发可辅助外挂研发的Copilot或相应功能。比如,Visual Studio Code、GitHub Copilot和GitHub Codespaces能将开发人员创建、调试和部署新外挂的过程变得简单,而未来,Azure AI也将上线在私有企业数据上运行和测试外挂的功能。
Azure AI Studio上线,包揽AI模型和应用的生产全流程今年Build大会上,微软喊出在Azure上,我们拥有开发Copilot所需的一切Azure AI Studio正式上线。Azure AI Studio相当于AI时代的生产力工具帮助用户生产AI模型和应用。Azure AI Studio内置了基于OpenAI开发的GPT4/35、ChatGPT、DALLE 2等模型,开发者可以在其中构建、训练、评估和部署AI模型,并结合私有数据开发AI应用。
微软指出,Azure AI Studio遵循符合用户组织政策和访问权限的价值主张,并且不会影响对方的安全、数据政策或文档种类。客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部署方式,访问方式企业内部/外部数据,Azure AI Studio也支持不同的数据格式。
微软表示,目前已有超过4500家公司使用Azure OpenAI服务,包括Coursera、Grammarly、沃尔沃和宜家。
Microsoft Fabric推出,AI时代的数据分析工具未来的软体会长什么样?微软先用数据分析领域打了个样。
本次微软新推出的Microsoft Fabric,一个是端到端的数据分析平台,集成了微软的Power BI、数据工厂和下一代 Synapse软体。
从功能而言,Microsoft Fabric覆盖了数据工程、数据集成、数据仓库、数据科学、实时分析、应用可观察和商业分析等功能。所有功能自动连接到Fabric内置的多云部署数据库OneLake,数据库将自动编制索引,以供数据使用。通过功能集成,Microsoft Fabric为不同技术背景的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另一方面,Microsoft Fabric也将数据分析的使用门槛大大降低。借助Copilot,用户通过对话和简单操作,就可以在无程式码状态下创建数据流、生成程式码和完整函数、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或可视化结果。用户甚至可以调用Azure OpenAI服务中的模型,基于私有数据开发外挂应用。
类似数据分析这样的领域,专业性强、服务分散是普遍痛点单单是美国的数据分析市场就有数百种应用,用户想要做数据分析,就必须采购许多应用模块。但有了Copilot后,Microsoft Fabric相当于统一了不少数据分析软体功能。
微软CEO Satya Nadella也表示,将Microsoft Fabric的发布称作Microsoft SQL Server微软的SQL数据库产品发布7年以来,微软最重要的发布。
总结:AI全家桶,对抗开源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今年微软Build大会的重心,从去年的提供AI工具型服务,逐步走到AI工具AI应用生态阶段。仅给OpenAI提供算力,并不足以让微软和OpenAI达成深度合作,开启这一场AI革命,微软原有的企业软体、企业服务能力和生态,才是关键。
在与微软CTO Kevin Scott的对谈中,OpenAI联合创始人Greg Brockman就谈到了OpenAI与微软成功合作的原因:我们拥有一个端到端的平台,来构建AI应用程式。
除此之外,Open Ecosystem开放的生态是会上不断被提及的关键词。微软的AI全家桶显然为此做好了充足准备跨Bing和ChatGPT的外挂生态瞄准个人用户,而基于Azure服务和Copilot的低程式码开发生态,则瞄准企业用户。
短短数月,AI大模型带来的革命浪潮,已经从单点技术,快速蔓延到全球软体生态。Copilot副驾驶加速,全球用户需要坐稳了。
相关报导小心!骇客冒充ChatGPT大量散播病毒软体,Meta:正开发防御策略
币安比特币交易AI 要监管》ChatGPT之父:人工智慧能操纵美国大选、应设立许可证制度
让ChatGPT不偷卖你的个资!但用户要付出小代价
Google AI 聊天机器人Bard使用教学,10大新功能强拚ChatGPT